王建禹委员: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提案(第11040061号)已经交由我单位主办,现就建议内容逐项答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四个最严’要求,落实落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各项措施”的建议
建议已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以推进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为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领域集中整治,实施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监管。二是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场所,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肉类产品、米线、散装白酒、食用植物油、“三小治理”“特供酒”“铁拳”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及时消除了一批问题隐患。到2024年底,全州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楚雄州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综合满意度达88.40%、居全省第4位,食品安全在全省考核中连续8年走在全省前列,未发生过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牢牢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了全州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关于“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
建议已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专题部署、督导推动,州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纳入2025年州政府10件惠民实事。州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州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对全州323家获证企业和2339户食品小作坊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联合州农业农村局、州公安局开展专项联合督导,推动食品安全隐患进一步整改落实。开展专家上门“问诊帮扶”服务,帮扶企业查找到问题13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2次涉及33人次。三是加强食品流通监管。开展重大活动、重点品种专项检查,迅速排查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等问题,排查冷冻水产品批发经营主体81户、冷库22个、商场超市149个、农贸市场35个,下架、封存问题产品11盒。四是加强食品餐饮监管。配合州教体部门开展校园“食安心”工程,把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问政楚雄·一诺千金》事项向社会公开承诺,联合开展春季学期专项检查,排查整改问题隐患825个,开展行政指导35场次。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对10县市民政局和全州110家养老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行政指导和培训。迅速开展“杨铭宇黄焖鸡”、蜜雪冰城、华莱士等连锁餐饮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以及重大活动和婚宴承接单位专项监督检查,采取“普法+指导+承诺”模式,集中约谈1300户订单量较大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网红餐厅和无堂食外卖餐厅“查餐厅”活动,督促“线上线下”餐饮服务提供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及时下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入网商家。
三、关于“建立权责统一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议
建议已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认真履行州政府食品安全办职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报请州政府食安委及时调整充实州政府食安委组成成员,成员单位增加至29家,修订印发《楚雄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楚雄州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楚雄州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定》《楚雄州食品安全事故(件)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等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推动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协同配合,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有效防控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源头管控,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发展改革(粮食)部门加强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卫生健康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加大餐饮具消毒企业监督检查力度;教育体育、民政、民宗、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水务、文化旅游、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养老机构、宗教场所、医院、建设工地、旅游景区、粮食收储、食品网络经营等领域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日常管理,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宣传部门、网信、广电等部门组织协调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强化食品安全舆情监督;政法、公安部、检察、法院等部门按照职责共同加大打击危害食品违法犯罪力度,1-5月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全州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四、关于“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和一线执法机构建设”的建议
建议已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全州10县市、103个乡镇均设立市场监管局(所)加挂县市(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并在1105个行政村共配备1241名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并落实每人每月100-150元报酬,建立覆盖州、县、乡、村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得到有效夯实。二是按照“一所一特色”“一所一品牌”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基础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为本、规范执法办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五星市场监督管理所1个,大姚县市场监管局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建成四星市场监督管理所10个,三星市场监督管理所11个。三是加强监管队伍专业化建设,自2019年开始,每年组织100余人基层食品监管人员参加全省食品检查队伍岗前培训(每期均采取线上培训40学时,现场集中培训40学时)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截至目前已完成轮训600余人次。州局适时举办行政执法、食品安全业务等专题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提升全州市场监管一线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关于“强化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的建议
建议已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2022年州政府整合州级5个事业单位的检验检测职责,设立楚雄州检验检测认证院,除楚雄市外的9县市整合相应检验检测职责设立县市检验检测所,分别为州、县人民政府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整合乡镇检验检测职责,在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加挂乡镇检验检测站牌子,统一承担辖区内食品、农产品快速检测等职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025年计划抽检食品9668批次,截至目前,完成食品抽样4684批次,组织两节两会、学校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肉制品安全等9个专项抽检,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六、关于“加快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建议
建议已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坚持风险交流制度化。积极推进川滇黔渝四省八市食品安全跨区域协作治理和滇西北片区食品安全抽检风险信息交流通报机制,强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和涉及有关州市或县市,提升风险防控和协同应对能力。二是坚持科普宣传立体化。举办“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发挥各级各部门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持续推进食物中毒防控知识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市场、进餐馆、进工地、进家庭“八进”宣传,着力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三是坚持社会参与多元化。推进“云智溯”智慧监管和“吹哨人”内部举报制度;依托“楚雄州青年志愿服务平台”,组织招募青年志愿者参与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指导学校(幼儿园)开展“争当食安卫士”主题科普宣传活动;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投放公益广告,发动网约配送员群体加入义务监督员和宣传员;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动,倡导勤俭节约消费新风尚。大力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便民利民活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四是坚持企业自律规范化。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并有效运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积极推动食品行业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引导行业规范自律经营;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桥梁作用,促进行业自律,积极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动。五是坚持消费者和媒体监督常态化。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全州媒体和社会宣传的重要内容,展开全方位、多视角、高频次的宣传报道。及时妥善处理各类投诉举报事项,按时处置率和办结率均达100%。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消费者和新闻媒体监督”协同治理模式。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办理您的建议为契机,持续完善监管体系,牢牢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