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楚雄州公安局 楚雄州商务局 楚雄州供销合作社关于印发楚雄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索引号:11532300MB19781070-/2021-0531001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1年02月04日 文  号:楚市监办发〔2021〕13号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楚雄州公安局 楚雄州商务局 楚雄州供销合作社关于印发     

楚雄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各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商务局(工信局)、供销合作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决策部署,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根据国家、省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全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治理,强化农村食品重点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州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商务局、供销合作社联合制定了《楚雄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 2020-2022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楚雄州公安局                                                                                    楚雄州商务局

 

                                                                                                                                                                        楚雄州供销合作社

                                                                                                                                                                             2021年2 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为加强全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治理,维护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保障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由州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商务、供销合作社5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行动,确保我州农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有效治理,大力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增强我州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州党委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快实施我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主体、重点对象、重点品类、重点违法违规情形,边打击、边规范、边提升,着力整治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等突出问题,确保我州农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在全面推进我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各项措施任务的基础上,按照“1+3”的目标,即每年推进1项重点行动,1年l项重点内容,3年持续重点推进,不断提高我州农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完善我州农村市场食品流通供应体系,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一)2020年,重点推进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打击行动。结合全州农村市场食品现状,针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为、重点区域,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重处态势。

(二)2021年,重点推进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规范行动及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商务、供销合作社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督促我州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三)2022年,重点推进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整体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将我州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作为农村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完善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治理机制,提升农村市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对象: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等。

(二)重点品类: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

(三)重点违法违规情形:假冒食品(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信息),“山寨”食品(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误导消费者,假羊肉、假牛肉等涉及食品欺许的行为)“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劣质食品(以次充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等)、超过保质期食品等。

四、主要措施

(一)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重点打击生产经营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宣称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商标侵权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全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深入挖掘案源、从严查处案件,加强执法协作,围绕打击我州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销毁一批违法食品、严惩一批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慑氛围。

(二)逐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1.督促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整治:一是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资质,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证件合法有效且亮证经营;二是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场所环境,确保布局合理、整洁卫生,有相应的防尘防虫等防护设施设备,食品与非食品分区摆放;三是整治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过程,确保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障患,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按要求强化进货查验、原料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贮存运输,标签标识、出厂检验、销售等环节管理。

2.督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以下统称开办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重点加强以下两方面整治:一是审核,确保开办者严格审查入网(入场)食品生产经营者资质;二是检查,确保开办者对入网(入场)食品生产经营者经营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3.强化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排查。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地方特色食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食品批发市场、农村学校及校园周边,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以下简称“三小”)等为重点场所,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强化对不合格食品的核查处置和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防范食物中毒事故,加快推进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食品风险隐患清单,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三)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1.加强流通渠道管理。一是加强农村市场食品流通监测,改善农村食品流通模式,发挥供销等系统优势,推进优质价廉食品下乡进村;二是鼓励大型食品生产经营者发展农村食品配送。结合当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实际,试点推进农村食品统一配送工作,加强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切实保障农村食品质量安全;三是对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设备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市场,督促限期整改。

2.创新工作方式。一是探索村居委会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农村食品治理工作的方式;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三是鼓励支持“三小”改进生产经营条件,在固定场所或指定的区域、时段生产经营;四是继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试点建设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建,选取一批乡镇食品经营企业,开展农村食品安全规范化试点建设,形成动态审核机制,参加试点建设的食品经营企业落实好食品经营主体责任,在当地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食品销售覆盖区域较广且销售的产品实现来源可追溯,打造食品销售规范化企业标杆,以示范促规范,积极构建食品流通源头安全保障体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建按照《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19年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五是实施农村食品经营主体风险分级管理,严格农村地区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准入,把农村地区取得许可的食品经营主体纳入风险分级管理,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确定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并公示检查结果,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六是认真做好农村经营场所涉及的营业执照、食品经管许可证复查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经营场所涉及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给营许可证复查工作,发现有违反市场主体登记和食品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要及时依法依规予以查处;七是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引导和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置工作。

3.加强科普宣传。广泛采取农村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和防范维权意识,将“食品安全宣传周”“3.15”等活动深入农村,加大农村食品科普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健康理念。

4.加强培训教育。健全基层监管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开展专题培训力度,鼓励相关食品协会、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活动、督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州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我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三年整治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责任,确保整治行动落实到位,抓紧抓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为确保全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决定成立楚雄州联合工作组。由州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商务局、供销合作社有关领导和人员组成。

组    长: 杨   柳   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 王之福 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史    翎 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董    兵 州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

                唐荣星 州商务局副局长

                赵光贤 州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成    员: 王绍锋 州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

                 张永生 州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

                 田    桦 州公安局治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

                 杨雪梅 州商务局市场秩序科科长

                 尹    倩 州供销合作社经济发展科科长

下设专项联合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市场监管局,由州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之福任主任,州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王绍锋科长任副主任,上述5家单位相关科室联络员为成员。

办公室职责: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工作,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收集汇总并报送全州专项整治行动的相关信息,以及开展专项行动的督导检查等相关工作。专项联合工作组上述人员如有变动、由变动单位自行替补,不再发文。

(二)压实各方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纳入政府考核。各县(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商务、供销合作社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成立专项联合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专项整治工作进度安排和责任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要时可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三)强化指导督促。州级专项工作组要及时掌握各县(市)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县(市)整治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各县(市)专项工作组要全面掌握本辖区最新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本辖区的县(市)整治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做好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工作亮点、工作成效,建立健全长效工作制度机制。要每季度公布整治行动成果,曝光典型案例,深入推动整治行动。

(四)务求工作实效。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和不规范行为,整改率要达到100%;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打击和查处率要达到100%;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涉嫌食品犯罪的案件,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率要达到100%。对大要案件要一案一报,挂牌督办,限期办结,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做到“整治一个,规范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确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及时报送信息。各级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商务、供销合作社要建立整治信息报送制度,分别于2021年5月30日,11月20日前向本级专项联合工作办公室及州级对口部门报送半年及年度工作情况(含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1),2022年5月30日、11月20日前分别报送整治工作半年、年度总结及情况统计表。

(六)评估总结。各县(市)专项工作组要对整治工作进行年度评估和整体工作总结,各级相关部门开展好督导整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进行督导整改,不留死角。

请于2021年3月5日前将县(市)专项联合工作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附件2)分别报送州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商务局、供销合作社。

 

1.州市场监管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王绍锋

电话:15308781159

邮箱:1729397465@qq.com

2.州农业农村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张永生

电话:13987859708

邮箱:cxznzjk@163.com

3.州公安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田 桦

电话:13638701177

邮箱:451152758@qq.com

4、州商务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吴 磊

电话:13987859557

邮箱:863780240@qq.com

5.州供销合作社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尹 倩

电话:3122058

邮箱:jjfzk33@126.com

 

附件: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情况统计表

附件【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统计表.xlsx